找到相关内容30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宣化上人:真正的科学就是佛教

    不用它来打仗、作战,用它来鸣炮举声,这表示事情的隆重。那时候中国就有科学的发展,乃至于墨子那时候,就发明飞机,但它的名词不叫飞机,叫飞雁。可是中国人做事,好读书不求甚解,发明了一种东西,他不向深了去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04581190.html
  • 浅谈中华古禅的由来

    给扩展了,所以很飘逸的,很洒脱。   中国老子之后,确实也有几个人,孔子开辟了儒家道路;庄子开辟了禅宗道路;墨子开辟了墨家。老子以后,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,著名的有四大派:庄子学派、杨朱学派、宋...

    法界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2084679.html
  • 专访济群法师:慈善的精神

    儒家提倡的仁义,墨子呼吁的兼爱,大乘佛教倡导的慈悲济世精神,这些思想都是铸造慈悲品质不可或缺的基础。 心理呵护重于单纯物质帮助 记者:寺院目前主要从事哪些慈善活动? 济群法师:寺院的慈善活动主要有两类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9433084748.html
  • 宋明理学里的佛学成分(上)

    等欲,即“气质之性”,讲自己与天或气之全体分开。如何尽性呢?“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”,“其视天下,无一物非我”,即破除我与非我之界限,以全宇宙为一大我。即“民吾同胞;物吾与也”。程子与朱子皆以为与墨子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0791540.html
  • 中国传统“和”文化简论

    自身的修养。诸子百家家“自身之和”的论述非常之多,如 “食饮足以和血”, “衣服节而肌肤和”,(《墨子·辞过》)“耳聪目明,血气和平”,(《乐记》)讲的是身和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心中斯须不和不乐”,(《...抽象事物之和。如“酒既和旨”,(《诗·宾之初宴》)“三材既具,巧者和之”,(《周礼·考工记·轮人》)“不极五味之之调,芬芳之和”,(《墨子·节用中》)“察五味之和”,(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)指的是具体整体...

    罗玉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191580.html
  • 浅析佛教词语对汉语产生的影响

    系统地总结了佛典的构词方法,其中如带数释的标数立名方法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仅有个别例子,如《墨子》讲真理标准的“三表”。而佛典广泛运用后普及到一般著述,如刘勰的《文心雕龙》就多用这种构词法。   此外,...

    曾友和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392056.html
  • 形式逻辑教案

    、起源:逻辑学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,早在2000多年前,它就产生在古代中国、古代希腊和古代印度。我国古代学者墨子、韩非、荀况等都是古代的逻辑学家。墨子的弟子们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,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逻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3438601.html
  • 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

    人有了道德畜养,便和合。和合是畜养道德的目标和对于这种目标的追求。墨子认为和合是人与家庭、国家、社会的根本原理。“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,离散不能相和合”〔2〕。它是使家庭、社会凝聚在一起,形成不离散的...而和合,产生了新的理论思维形态——宋明理学,使中国文化达到当时世界的高水平。   注释:   〔1〕《幼官》,《管子集校》第八。   〔2〕《尚同上》,《墨子间诂》卷三。   〔3〕《学而》,《论语...

    张立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3843003.html
  • 佛教的四大特色

    伟大的教主。所以,慈悲,不止是佛教基本的精神,也是大乘佛教的灵魂;没有慈悲,大乘佛教根本不能成立。  佛教的慈悲,是超越儒教的仁爱,墨子的兼爱,与耶稣之博爱的。因为儒家的“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”的思想,和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以及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的精神;墨子的“摩顶放踵以利天下”,耶稣的“爱你的敌人”,都是只限于人类,不能恩及禽兽。唯有佛陀那种慈爱众生的怀抱,才能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65359538.html
  • 论“和合文化”发展传承的历史文化环境

    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”的思想,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,万物都包含着阴阳,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。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。   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,...他人如墨子、管子、荀子等先秦诸子也多有关于“和”或“和合”的论述。“和合”概念在先秦时期基本形成。随着“和合”概念的形成,中国的原创文化也经过“百家争鸣”,逐渐“和合”形成儒、道两大显学,并且在两汉之际...

    汪祖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592782648.html